首届"多语种+"视域下的国际组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长三角学术论坛

 

9月6日至9月7日,首届"多语种+"视域下的国际组织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长三角学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论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上海市学位办束金龙主任,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会议服务司司长Shivona Tavares-Walsh,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纽约联合国总部新闻部新闻和媒体司司长姜华,欧洲议会多语种外联部笔译司司长Alison Graves,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王磊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蓉晖等出席论坛。同时,国内各院校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长三角地区、兄弟院校的研究生约一百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束金龙在致辞中提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会议及语言服务提出的新挑战,目前国际组织对复合型语言服务类人才有较大的需求。而随着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担当与贡献与日俱增,高校应建立与国际组织需要相衔接的人才培养、储备、输送和选派机制,让更多优秀青年学生有机会和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友义强调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国际组织服务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专业精神”以及“具备国际交往的基本功”。

李岩松表示,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直将推进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在提升翻译水平、加强翻译队伍建设、促进翻译学术交流、推动翻译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组织引导作用。

论坛同时开设了题为“Cognitive Task Analysis as Foundation for Teaching”“Competences of T&I graduates in the 21st century”的两个平行特设讲座;以及题为“国际组织制度研究”“国际组织需求的口笔译人才培养”“国际组织语言服务研究”“国际交流背景下的翻译研究”等四个平行研究生论坛。

本次论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相关专业的学者及研究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创新、合作的平台,建构了更加开放、丰富、立体、广阔的交流渠道,营造了思想碰撞、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也有助于促进口笔译专业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推动学科的发展,使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向国际组织输出人才的摇篮。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最早与联合国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之一,是国内唯一同时与联合国、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建有机制性合作关系的院校,在对接国家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战略思路、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的语言服务人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版权所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邮编: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