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译·译口同声 | 第六届多语种接力同传赛圆满落幕

 

2024年6月1日,第六届多语种接力同传赛决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顺利举行。本次大赛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75周年校庆活动之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高级翻译学院承办,在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中国翻译协会(TAC)口译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大赛共涉及9个语种,循例采用多语接力形式,以中文为接力语,进行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韩)语、俄语、西班牙语与英语的接力同传。

上本届大赛采取了网络初赛和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模式,吸引了来自国内外72所高校的654名选手报名,创下历史新高。初赛于5月第2周在线上进行,最终来自25所高校的128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现场决赛。

在初赛环节,上外高翻学院采用了自主设计的“接力同传赛初赛考试系统”,邀请所有报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完成“外译中”和“中译外”两轮同传测试,并于5月中旬公布决赛入围名单。为确保正式比赛顺利进行,大赛组委会细化比赛流程,在决赛前夕组织专业老师与志愿者带领选手熟悉设备,对选手进行技术培训。

决赛共分八轮进行,选手们首先通过抽签确定自己的轮次、箱号和传译顺序。每轮比赛中,选手们需完成三项同传任务,即一次将外语译入中文,两次以其他选手译出的中文作为接力语译入外语。每轮比赛时长45分钟,分别播放三个语种的视频材料,每段视频时长约12到16分钟。接力同传是国际组织常用的翻译形式,本次比赛模拟了真实翻译场景,既考验了选手们的口译素质,也对心态和体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决赛评委由各参赛院校的带队教师担任,总计有48位专业评委老师参与评判。评委老师们在赛前认真阅读比赛手册,熟悉比赛流程,并集体商议评分标准,比赛过程中同时收听源语和译语,对选手表现进行公正评判与打分。最终分数外译中占比60%,中译外占比40%,全方位对选手进行了考察。在选手、评委老师、组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全力配合下,大赛按原定时间圆满结束。

本次决赛共产生一等奖8名(各语对1名)、二等奖16名(各语对2名)和三等奖24名(各语对3名)。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环节,多位嘉宾进行了致辞发言,并为获奖选手颁奖,为本次大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闭幕式环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管理司司长Rima Al-Chikh女士对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各位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表示赞赏。她肯定了组委会为举办比赛付出的努力,指出多语种同传接力赛的举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深远的意义。口译员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沟通的桥梁。本次比赛较好地对接了国际翻译人才的需求,激励各高校培养口译人才,鼓励口译专业学生致力于国际交流事业、成就光明未来。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主席Bart Defrancq先生给予了每一位顺利完赛的参赛选手鼓励与赞赏。他认为,参赛选手应秉持“奥运精神”,享受交流切磋的过程而无需过度在意奖项。Defrancq先生还介绍了CIUTI的基本概况和研究领域,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是CIUTI的多年合作伙伴,肯定了上外在全球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基于CIUTI做出的多项关于人机翻译情况对比的研究,他建议口译人员不必过度担心会被人工智能(AI)取代,至少在同传接力这样高难度的翻译实践中,人类译员的准确率更高。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口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邢玉堂对大赛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与敬意,也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当前中国翻译事业正在经历由“翻译世界”向“翻译中国”的历史性转变,亟需培养一批与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相匹配的高端口译人才。多语种接力同传赛的举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扩大影响力,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新时代口译人才培养与实践,邢秘书长分享了几点体会:一是要更好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口译人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都要服务国家工作大局;二是要创新口译人才培养,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需求调整培养方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口译人才以及口译教学人才;三是要加强技术赋能,口译职业与教育要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潮中与时俱进,关注技术发展对口译行业的影响,积极利用新技术为翻译工作提质增效。最后,邢秘书长指出新时代口译事业发展需要翻译人才培养单位、用人单位、行业机构、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中国翻译协会也将继续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机构共同努力,推动翻译行业健康发展。

之后,Rima Al-Chikh、Bart Defrancq、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人力资源司副司长Nataliya Myronenko、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秘书长Lieven Buysse、国际劳工组织原口译部门负责人Ian Newton、上外高翻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合影留念。

颁奖环节结束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口译专业研究生、本届大赛日汉组一等奖获得者岳忠昊同学作为选手代表发言,衷心感谢大赛提供宝贵机会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引用了上外语言博物馆“语汇世界、言聚全球”的理念来总结自己的收获。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亲身体会到同传现场的紧张与刺激,也欣赏到了各位参赛选手的风采。最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参赛心路历程,也对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陪伴致以诚挚的谢意。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翻译学系副主任、中欧高级译员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欧盟委员会认证同声传译译员胡荣老师作为评委代表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她表示,多语种同传接力赛是一次绝佳的译员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上外高翻学院为组织本次大赛付出的努表示感谢。她指出,在同传过程中,译员的首要任务是将信息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确保翻译后听众能够了解讲话的大致内容。她给予所有参赛选手鼓励,认为本次大赛积累的经验远比获得的奖项更为重要。同传是一种高要求的智力活动,初学者有磕绊、有错误是正常的,想要攻克这一难关就需要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除此之外,胡老师表示深度思考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口译练习的同时还要多阅读、多思考,这也是同传练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最后,上外高翻学院院长张爱玲感谢了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和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亚太办对大赛的支持,也向致辞、颁奖嘉宾以及大赛组织者、志愿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尤其是向大赛主要设计者李正仁教授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组织同传接力赛的初衷是为了给翻译高校师生搭建一个切磋的交流平台,希望能通过比赛来帮助师生了解接力语在国际会议同声传译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激发学生对多语接力口译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比赛中领悟口译的魅力、交流口译的感受、提高口译的实践能力。未来,上外高翻学院将努力进一步做好、做大、做强多语接力同传教育实践平台,期待与兄弟院校携手共进,一起促进口笔译专业交流,助力国际社会对中文、对中国的了解。

多语种接力同传赛已走到第六个年头,作为一个翻译实践交流平台日趋成熟。本届同传赛继续为高校口译学子们提供良好的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激励同学们以国际组织口译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经验、认识不足,不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上外高翻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本着开放、共享的精神,加强与各方在口笔译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口译实践及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形成跨地域、跨方向、跨学科、跨语种的务实合作。此次同传赛的举办响应了国家关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倡议,有助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夯实中文作为会议口译接力语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助力打造多语共存的和谐社会,扩大中文的国际影响力。

 
版权所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邮编:200083